青春獻國防余熱助自強
1996年,已近不惑之年的我,脫下了伴隨我風雨24載的戎裝,當上了一名殘疾人工作者,直至2015年從大連市殘聯副巡視員崗位退下來,一晃又是20年。
24年的軍旅生涯,有過演兵場上的摸爬滾打,經過特殊戰場的生死拼殺,填過站崗放哨的士兵履歷,做過連營指揮的基層主官,但更多的時間是奉獻在軍、師、團政治機關。而今,人民軍隊為人民、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等優良傳統和作風,如同涓涓小溪在我的脈管里流淌不息;再就是組織上授予我的一枚二等功、四枚三等功五枚軍功章,雖然沒有所謂明星獎牌那樣厚重,可仍在我的心中閃閃發光,記錄著我當兵的歷史。
1996年初,我在轉業待分配的時候,正值“第四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籌備工作在大連緊鑼密鼓地進行。我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了大會宣傳報道的行列,開始接觸、了解、謳歌殘疾人事業和自強與助殘新風尚。在采寫全國自強模范呂世明、張先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戚其范等一批具有時代氣息的自強典型時,我的心被震撼了。他們那股子挑戰自我、頑強拼搏的精氣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廣大殘疾人工作者那股子忘我工作、默默奉獻的景象吸引著我;全社會都來關愛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的濃厚氛圍熏陶著我凈化著我,使我不由自主地選擇了這份愛的職業。
這短暫而又漫長的20年光陰,我先后轉換過7個工作崗位,可無論在哪一職位上,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我幾乎把全部精力傾注在了弘揚自強與助殘的宣傳事業上。在全國、省、市媒體發表各類文章400余篇,《莫讓傻子村悲劇重演》一文獲“全國好新聞”二等獎等,還主筆編撰了四個“大連市殘疾人事業五年發展規劃”。
眼下,我雖已從崗位上退了下來,但關心、關注殘疾人的初心仍在涌動,手中的筆還在跳躍。這不,《全國首家聾人時政講習所在連掛牌》一稿被央廣網等多家媒體轉載刊發。還是那句話:青春獻國防、余熱助自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