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龍洋
傾情奉獻 永葆本色
遼寧鐵嶺縣雞冠山鄉民政助理
——龍 洋
龍洋,男,漢族,1977年1月出生,中共正式黨員。于1995年12月入伍,2008年5月轉業,F任雞冠山鄉民政助。幾年來,分別被評為縣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
作為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黨員,一名基層工作人員。他卻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始終牢記宗旨,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無私奉獻,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創新思路,積極帶領殘疾人致富,以自己的言行詮釋了優秀黨員的先進性,得到了領導和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
發展產業帶領貧困殘疾人致富。雞冠山鄉位于鐵嶺東部山區,交通閉塞,造成貧困群眾較多。當地群眾種植產業品種單一、經濟落后,村民“等、靠、要”思想嚴重。他退役回到家鄉后,為改變現狀,他絞盡腦汁尋找致富門路,為村民尋找主導發展產業。他利用業余時間養殖了笨雞和非洲雁,當年便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在他的影響下全村很多群眾都養殖了笨雞和非洲雁,人均收入明顯增加。在發展自己經濟的同時,他主動幫助本鄉的殘疾人發展養殖產業,上門為他們進行養殖技術指導,疾病防治。楊某,下峪村四組居民,年歲過高,二級殘疾,他與同樣年歲已高身體多病的妻子相依為命,二人居住在由民政幫助建設的不足50平方米的房屋里。為了幫助這兩位老人,他將自家購買雞雛由他們二老在家進行先期飼養,支付其人工費的方式擺脫當前困境。然后,將自己女兒的耕地提供給楊某耕種,不收取任何費用,這樣又增加了二老收入。通過連續幾年的幫扶,二老終于在2019年脫貧。付某,上峪村五組居民,該戶因兄弟倆都是盲人,由年邁的父親和母親照顧,艱難度日,家庭十分困難。龍洋得知此事后,主動與上級溝通,為他申請了扶貧養殖項目。隨后,他主動上門指導,在他的幫助下,當年收入增加了7000余元。兩位老人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該精準扶貧戶也于2019年順利脫貧。在他的帶領下雞冠山鄉已經有20戶困難殘疾人發展了笨雞、非洲雁養殖項目。他們的生活正一步步邁向小康。
困難殘疾人家庭的孩子一直牽動著他的心。他是從這座大山中走出去的農村孩子,他深深知道,在這偏僻的山村,孩子如果不接受教育,就意味著他的一生將沒有希望、沒有未來。因此,他在日常生活中,在下村走訪過程中特別關注那些因貧困而面臨輟學的孩子。為了能夠讓這些孩子安心讀書,他多次與黨委政府及上級相關部門溝通,為這些孩子爭取了救助資金,解決了孩子當前的學費問題。期間他還與社會愛心組織“同一片藍天”積極溝通,為4名特殊困難殘疾人家庭的孩子找到社會愛心人士結成對子,為這些孩子解決全部學習費用,孩子的學習生活得到了有力保障。他與困難殘疾人家庭學生康爽結成對子,這個孩子在3歲時就失去了母親,與患有頭痛病的父親,83歲的爺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奶奶相依為命,7歲就已經承攬了洗衣做飯等一切家務,孩子從未穿過新衣服。他和妻子把孩子接到家中,為孩子購買了新衣服,他女兒拿出壓歲錢給康爽買了新書包、筆和本。他幫助孩子的奶奶辦理了低保,并且親自帶著她的奶奶到縣醫院為其辦理了殘疾證,申請了殘疾人補貼。在他的幫助下,孩子學習十分優異,家庭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上峪劉某,聽力殘疾,在2019年8月,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兒媳婦在家中被人殺害。他得知此事后,他主動為劉某的孫女劉枳含和孫子劉枳洋向社會愛心人士和組織籌措醫藥費6000余元。他每年向同一片藍天愛心組織捐款1000余元,作為困難家庭,困難殘疾人,困難學生的善款。向社會困難群眾捐款每年也達到千余元。
殘疾人的冷暖他始終牢記在心。負責殘疾人工作以來,他走遍全鄉的村頭巷尾,主動為那些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和臥床多年的群眾申請辦理殘疾證。為了讓那些行動不便的群眾早日享受的國家的政策,他與縣殘聯和縣醫院溝通,為全鄉30余名臥床重病困難殘疾人入戶辦理了殘疾證,為他們申請辦理了雙向補貼,讓他們重拾生活勇氣和信心;加袊乐仫L濕病的林茂軍臥床5年,一直由妻子照顧,孩子上學,家庭沒有經濟來源,十分困難,妻子含淚述說:“如果不是為了他和孩子,我早就不想活了,太難了!”。這些龍洋都看在眼里,第一時間為林茂軍辦理了殘疾證,申請了低保,申請了雙項補貼。如今林茂軍的家庭已經逐步擺脫貧困,他的身體也恢復了很多,整天以淚洗面的妻子,臉上掛滿了笑容,對生活重燃了希望之火。這些年來,每個工作日,他不是在單位就是在街頭巷尾。哪個病了,他及時送醫院就醫;哪個冷了,他送去棉衣棉被;哪個餓了,他送去日常生活用品。2019年春節前夕,他與雞冠山村書記及時將生命垂危的特困戶送到醫院就醫,挽救了生命。由于困難戶沒錢,他自己墊付了全部資金,之后他又找到院長為杜永生辦理了一級殘疾證,申請了特困戶(五保)補助。幾年來,他為50余戶特困殘疾人申請了養殖項目,為90余戶困難殘疾人進行了無障礙改造。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致富路上,無論扮演什么角色,龍洋都盡職盡責,敢為人先,永立潮頭,處處展現黨員風采,時時爭當人之楷模。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名黨員,又曾經是名軍人,這些是他一生的榮耀,他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繼續幫助那些困難殘疾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表示,將保持良好作風,干出更大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家鄉人民。